多年前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人们对突发性传染病有了“切肤之感”,也正是从这一标志性事件起,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和应急体系不断完善。
72小时内筛查300种已知病原体,重大突发、新发传染病病死率明显降低……我国启动实施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以来,以科技突破为重要抓手,在传染病防治的关键核心领域抢占制高点,从“监测、筛查、救治”环节三位一体初步构筑了保障亿万人民健康的传染病“防疫大堤”。
快速查明300种突发传染病原:
与时间赛跑才能挽救更多生命
记者21日从科技部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已初步建立传染病应急防控技术体系,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2小时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短短三天,但对于突发性大规模传染病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尤为珍贵。与时间赛跑,越快越能挽救更多生命。
在江苏省疾控中心,一接到疫情报告,便会立刻组织人员奔赴疫情一线,调查处置,采集样本送实验室检测,尽快做出预判。在这里,一支30人左右的传染病应急处置队伍常年待命。
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陈传宏介绍,我国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已初步建立72小时内筛查300种已知病原体的检测系统。针对突发不明原因疫情中的未知病原筛查,建立了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样本深度测序分析技术,形成了对新病原体的识别鉴定能力。
专项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表示,72小时内筛检标本识别新病原,使我国传染病检测技术和诊断试剂在前沿性、集成性、系统性和标准化等方面明显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目前,我国已初步揭示了不同地区发热呼吸道、腹泻、发热伴出血、发热伴出疹和脑炎脑膜炎五大症候群病原谱,分离了一大批菌毒株,通过病原学数据的获得,深化甚至修正了以往从临床诊断上对地区传染病流行病原的认识,为深入研究积累了珍贵的本底资料。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表示,通过项目实施,我国初步形成了“临床-疾控-科研机构”的协同工作模式,锻炼和提高了防控队伍的病原检测、分析和新病原研究发现的技术能力,并在H1N1流感、H7N9流感监测和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
科技让面对突发疫情更从容
疫情常有季节性,可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说来就来。
2010年8月,南京市鼓楼医院曾陆续发现20多例因食用小龙虾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将消费者吓得不轻。
“当年发现的病例,在国内是第一次报道。”江苏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评价所所长甄世祺说,患者发病前24小时都吃过小龙虾,排除了导致肌肉溶解的化学物质后,只能归因于小龙虾。
作为一种未知的生物毒素,目前依然无法检测。但甄世祺等人没有气馁,他和团队不厌其烦地调查、取证、溯源,至今完成共计2600多种化合物的检测和排查工作,形成了丰富的数据。
秦怀金告诉记者,传染病防治专项实施以来,我国不仅在艾滋、乙肝、结核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技术能力显著增强,面对重大突发疫情更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的转变”,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徐建国表示,随着我国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体系的建立,当突发疫情来临,曾经的恐慌和手足无措将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科学的检测、筛查和救治,增加防范风险的信心,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零散不均衡”到“全链条全流程”:
让传染病防治更有力
此前,我国传染病检测技术存在技术零散、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秦怀金指出,多种病原体诊断缺乏方法和试剂,产品转化偏低,大多数少见罕见病原体没有检测方法;在前沿性、集成性、系统性和标准化等方面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随着应急体系的建立,我国在传染病防治的“监测、筛查和救治”等领域实现了全链条、全流程的覆盖。“在‘查漏补缺’的同时,更加筑牢了传染病的‘防疫大堤’。”秦怀金说。
据了解,围绕传染病监测和预警、防治的需求,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是我国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的重要特色之一。
陈传宏介绍,传染病防治专项集中了来自卫生、农业、军队、地方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力量,构建了国家级、区域级和临床机构的800家实验室,发展了症候群监测为基础的病原监测实验室网络化技术,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病原谱监测网络,形成了覆盖我国不同地区的监测研究实验室网络。
在专项支持下,我国还依托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独创了“国家-省-地市”三级传染病实验室分子分型监测预警网络化技术体系,建立了27个省级中心实验室和26个地市级网络实验室,根据各地监测病种、进行了分子分型技术的评估应用,实现了对所有地区的覆盖,使传染病“防疫大堤”更加可靠。
新华社记者 陈芳 胡喆 朱旭东
(据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抗击埃博拉、发现H7N9:
“中国智慧”为全球传染病防治作出贡献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 胡喆)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抗原和抗体检测试剂,应用于我国应急队伍在塞拉利昂的实验室检测;新发现H7N9、H10N8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并与全球共享病毒检测技术,为全球流感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传染病的全球化加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与共同意识,促使各国之间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
此前的埃博拉疫情一度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2万多人感染,死亡人数过万。受疫情影响的主要是西非国家,但面对埃博拉病毒,世界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
在世界卫生组织号召下,各国开展了大量工作支持西非应对埃博拉疫情,我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介绍,特别是我国在利比里亚援建的配有上百张床位的诊疗中心、在塞拉利昂援建的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对于抗击埃博拉意义非凡。
秦怀金告诉记者,我国还曾先后向疫情国家派出卫生官员、临床医护人员、流行病学专家等上千人,运用长期积累的疾病监测、发现与控制、实验室能力和经验,同时还为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等国培训了上万名卫生和检疫人员,让疫情国的艰难处境发生了切实改变。
2014年9月,在西非埃博拉疫情最为危急之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带领中国疾控中心移动实验室团队毅然奔赴塞拉利昂,与当地人民一同展开与病魔的斗争。
在塞拉利昂工作期间,高福带领的团队累计监测血液样本1635份,收治、留观病例274例。他们的工作不仅极大地帮助了塞拉利昂人民,也为控制埃博拉疫情的蔓延作出了巨大贡献。
“病毒没护照,传播无国界。”高福表示,抗击埃博拉病毒不仅贡献了“中国智慧”,也从中汲取了我国在海外防控传染病的“经验和营养”。
此外,针对H7N9流感这一新发传染病,我国在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中承担任务的研究团队,利用专项研究中的技术和组织基础,积极开展了H7N9病毒的病原识别与确认、诊断与治疗等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并积极防控疫情,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美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赞中国具有同美国同样的快速发现并确认新发传染病病原的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联合考察报告》中表示:“中国对H7N9流感疫情的风险评估和循证应对可作为今后类似事件应急响应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