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探讨 >> 前沿理论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十一五”回眸与“十二五”展望
作者: 钟亚妮 发布日期:2012-05-03 访问次数: 字号:[ ]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要求我国必须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越来越取决于建设一支科学发展、优先发展、超前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因此,教师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9年原北京市教育局和北京市科技干部局联合颁布《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及教育部1999年颁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以来,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正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继往开来,必须做出认真的反思和总结。


  目前,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了统一规划、分层实施和制度规范的组织管理体制,采取市、区县、学校三级管理的办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负责对继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挂靠北京教育学院)协助市教委组织落实全市教师继续教育相关计划,具有业务统筹和服务支持职能,对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行组织协调和质量监控。各区县教委、市级培训机构及区县培训机构、广大中小学校分别负责统筹与规划、组织开展相应的教师培训工作。


  本文全面总结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主要做法和经验,在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十二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主要思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最终促进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一、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情况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各级各类中小学在职专任教师,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区县教师培训、教研机构、特殊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


  根据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北京市目前共有小学1104所,中学634所,幼儿园1245所,现有中小幼专任教师121030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49480人,初中专任教师30255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9618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1677人。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深入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全面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共有131704名教职工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其中专任教师122052人。全市17个区县(地区)共开发6908门课程,编写教材1374种,承担市级课题613项,承担区级课题2294项。“十一五”期间,市级财政投入专项培训经费达3.5亿元,各区县投入培训经费7.4亿元,同比增长2.4倍。“十一五”期间,教师培训工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各有关单位和广大教师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培训效果。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培训机构的努力下,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小学教师强化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师德修养得到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绿色耕耘”、“春风化雨”、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和带薪脱产培训等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教师培训项目,较好地体现了服务首都教育发展大局与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形成了分工协作、项目管理、资源整合的教师培训格局,推动了市区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培训质量稳步提升。形成了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基本适应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做法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统筹资源、内涵发展、人才强教、开放创新”的发展战略,坚持“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倾斜农村、服务急需”的培训思路,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


  北京市委、市政府强化政府导向,加大教师培训工作的政策力度,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十一五”时期,市级财政投入专项培训经费累积超过3亿元;各区县积极筹措资金,落实教师培训经费每年人均不少于500元,累计共投入培训经费7.4亿元,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有力保障。


  2.加强基地建设,促进培训专业化


  市教委于2007年制定了《北京市区县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并于2009年和2010年对区县教师培训机构进行了评估验收,按照“以评促建”的原则,切实加强了区县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构建起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资源共建共享、具有本区域特色、与教师培训事业发展的规模和要求相适应的培训基地。各区县级教师培训基地大力推进教师培训、教研、科研、信息技术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通过加强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科研建设等方式,提升了教师培训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3.探索培训规律,提高培训实效性


  各级培训机构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实施策略。根据教师所处的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注重优化培训内容,分别实施了新任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根据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和成人学习规律,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切实提高了培训质量。


  4.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开放联合


  北京市充分利用师范大学、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教科院、科研院所、中小学等各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及国际教育资源,构建了开放联合的教师培训体系。


  (三)主要特色


  “十一五”以来,北京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以下特色:


  1.师德为先,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北京市把全员师德塑造和德育专职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在市级培训机构的统筹、引导下,以校本培训为主,通过开展骨干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通过案例征集、个案剖析、典型宣传、师德评比等形式,全面提升了教师的师德水平。


  2.倾斜农村,促进教师均衡发展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委市政府连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推进教师均衡发展,以满足义务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要。


  一是继续实施有效的专项培训计划,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旨在促进京郊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绿色耕耘”项目持续开展,深受一线教师和校长的好评。北京市教委于2008年启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城镇研修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充分肯定。此外,远郊区县区域教育合作、“歆语工程—京郊英语教师培训”等项目的开展,都切实提升了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是加强城市义务教育重点建设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北京市开展了“春风化雨”等教师培训项目,加强了城区义务教育重点建设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是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合理流动。北京市率先开展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大学生支教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


  3.面向全体,加强教师能力建设


  北京市注重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全员培训,顺利完成公共必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以及学历进修等各层次培训任务,让每位教师都享受高水平的培训。


  4.突出骨干,打造基础教育名师


  北京市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训、骨干班主任培训和名班主任工作室研修等高端培训,提升了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增强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5.服务急需,开展国培与援助培训


  北京市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急需的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有效保证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培训,切实提高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北京市还积极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及对口支援新疆、西藏、什邡、青海等地的教师培训项目,让首都优质资源辐射全国。


  二、北京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理论思考


  (一)主要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1.政府充分发挥政策制定、经费投入、宏观统筹的功能是培训发展的重要保障;


  2.坚持服务社会民生的发展、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大局、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是教师培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3.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制度建设、基地建设、队伍建设是教师培训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4.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构建分岗分层的培训体系,不断创新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模式,加强培训质量的监控是提高教师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基础;


  5.整合全市优质培训资源,市、区、校合理分工又有效配合,是顺利开展教师培训的组织保障。




  对于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我国用“继续教育”一词,其理论基础来源于“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


  二战以后,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个研究和实践领域不断得到发展。1980年代,美国研究领域开始使用“专业发展”这一术语。“专业发展”的出现,更强调教学是一个专业;教师不再是蓝领工人,而是专业人员。“专业发展”将教学专业与其他职业的专业性相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0年代就承认:教学是一门专业,教师是专业人员。Freidson(2001)将专业性的构成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值得尊重的学术知识;


  可靠的实践技能;


  拥有社会信任的道德和实践规范;


  对以上构成要素具有有效的权力和自主。


  因此,如果教师要在专业上得到发展,就必须在以上知识、技能、道德与实践规范,以及权力和自主四个方面得到加强。Hargreaves(1995)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维度、道德维度、政治维度、情感维度。


  在我国,教师被认为是专业人员。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八大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


  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这有赖于对教师进行在职的继续教育。


  在政策层面,我市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逐步走向“专业化”:有专门机构、专业化的队伍、专项经费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标准、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及评价标准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培训者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需要继续提升。


  在理论和实践领域,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制定者以及教师教育者需要研究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回应教师学习的需要,为教师提供长期的、情境性的学习机会,将教师专业发展与课堂教学相联系,才能使教师获得有意义的改变及发展,真正提升教师素质。


  三、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以及“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进入以教育和人力资源为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师培训体系和完善的培训制度,促进每位教师终身发展和队伍整体水平提升是北京市“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在新的历史时期,北京市教委制定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即将颁布)。“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和北京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坚持“专业引领、突出重点、开放多元、服务教师”的原则,整体规划、统筹管理全市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完善分学科、分学段、分层次的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体系,突出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加大对新任教师、农村教师培训和基础教育名师名家培养的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区域均衡、具有国际视野、充满创新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全面提升首都教育现代化水平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此论文荣获:北京继续教育协会第五届创新与发展三等奖)


相关新闻
分享到: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 更多>> 
最新课程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文件搜索 更多>> 
标  题:
文  号:
年  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