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是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干部的培训要逐步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继续教育为主。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可以使干部素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要求,使政府部门有效实现依法行政和高效运转。
一、当前干部继续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够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但是现阶段人们对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一次学习、终身受用”的层面上。对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造成了现实中对继续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具体表现在:首先对继续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部分地方政府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公务员继续教育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和年度预算,有的即使列入预算了,一到经费紧张的时候就会被挪用。其次是缺乏对继续教育的系统规划。没有真正领会继续教育的深层涵义,没有将其贯穿到干部职业发展生涯中。在继续教育的真正实施中缺乏计划性。譬如有的干部多次接受培训,但是内容趋同,对其职业发展和能力提高作用不大。再次是继续教育难以落到实处。由于国家对继续教育的规划大多停留在宏观指导层面,缺乏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制度保障,使得地方政府对继续教育开展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被动应付的层面,走过场、重形式,难以取得实效。
(二)继续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目前,继续教育质量是对干部教育培训进行评估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质量评估体系能够有效的检验培训效果和质量,对培训机构及参训人员有很大的督促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却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除《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中对公务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评估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把公务员的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和培训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任职、定级、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但在继续教育的实践中,对培训质量的评估没有具体操作规范、实施细则,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各级各类干部培训质量的评估还仅仅停留在培训后对参训人员进行测试,培训人员给授课老师打分的形式上,存在评估主体不完善、培训标准不量化、评估效果不客观等问题。评估体系的不健全,也直接导致培训结果和干部考核、任职、定级、职务晋升很难关联起来。此外,对培训机构的评估也没有形成相关制度,是否具有承担培训任务所必备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也把关不严。
(三)继续教育渠道单一
教育资源缺乏整合和共享。我国现行继续教育的机构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内部的如各级行政学院或党校等,二是政府之外的如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类培训机构等。从表面上看可供国家公务人员继续教育使用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在《公务员法》中也明确提出,“机关根据需要也可以委托其他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国家公务人员继续教育渠道的选择还是局限于政府机关内部的培训体系,主要集中在各级行政学院和党校。政府外的培训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的作用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教育渠道的单一化使得散布于高等院校和社会教育机构的优秀师资无法有效利用,受训学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无法充分满足,同时,形成了继续教育渠道客观上的政府垄断,造成继续教育机构体系中缺乏竞争性,不利于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目前存在的继续教育机构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相互补充和支持的有机网络,机构相互之间条块分割,缺乏交流与合作,缺乏开放性,没有充分发挥协同效应。由于缺乏统筹管理和整合,各个培训机构各行其是,造成继续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譬如,有的地方政府不仅同时设有行政学院和党校,当地人事部门还专门设立培训中心,结果导致有的培训中心因为工作量不饱和,最终沦为人事部门的招待所。
(四)续教育方式单一内容与需求脱节
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开展仍然普遍采用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缺乏对受教育者的关注,从而无法有效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培训效果大打折扣。继续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成年人,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也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对这个群体的教育培训应该更加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关注,多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既要注重以政策性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育形式,又要借鉴其它领域继续教育咨询与培训的灵活、现代、互动形式,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变纯粹传统的授业解惑方式为经验交流共享的方式,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学习效果。另外,我国继续教育的内容基本上以政治理论修养为主,其他专业技能以及心理和综合素养类的职业化教育培训比重偏低,这与干部本身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虽然教育培训具有较为明显的政治导向性,但是这绝不能是继续教育的全部,相当比重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其他方面的综合素养的职业化教育培训也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由于在教育培训前普遍缺乏教育需求分析,致使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继续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 形势任务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正全面进入产业结构调整阶段,面临的竞争和挑战越来越严峻,这无疑给继续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各级组织都要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
据统计,大学毕业的干部,其知识只有12.5%来自大学课程,其余87.5%要从工作后再学习中获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继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性。因此,科学技术越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就越快,对继续教育的要求也就越高。面对这种情况,各级必须发挥继续教育为干部服务的职能,研究继续教育的新情况,解决继续教育的新问题。
(三)对大学教育的补充
由于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干部的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培养的学生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与实际工作有脱节;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其所学的知识无法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因此,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能拓展他们思维创造力。
(四)体现干部自身价值
由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改革与调整,全方位带来了人才的流动。而人员的流动,就是一次就业的变动、岗位的变动。对广大干部来说,接受继续教育是工作的需要,是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需要,也是实现自身价值和生存方式的需要。
三、继续教育制度创新的方式
各级政府部门在继续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时间,因此均希望公务人员通过这一再学习的机会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工作绩效。要达到这一目标,继续教育的创新必不可少。当前,强化我国继续教育工作,有效建立规范化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体制。继续教育,应当走社会化育才的道路,实行院校集中培训和训练基地集中轮训相结合。院校应该成为继续教育的主渠道,进受教育者知识的更新、补充、拓展和深化,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第二,必须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既能依法行政,又能高效完成各项任务的人才。要防止出现片面性,产生“真空”现象,导致依法行政的标准没达到,高效的标准又忽视了,挂了“空档”。
第三,必须更新教学的内容体系。按照新形势任务的要求,编写新的教材,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培训方式,调整和改革课程的体系、结构,注重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加大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比重,拓宽专业的业务范围,增强专业的适用性。特别是教学内容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吸收反映当前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给学员传授最新的知识,提高他们认识形势、判断形势、适应形势、驾驭全局的能力。
第四,必须坚持教学的质量标准。现在继续教育培训不少,但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没有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我们的教育过于“民主”,过于仁慈,只要能入学,就能毕业。要建立新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把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校学习期间,通过竞争、“优胜劣汰”,使5%至10%左右的学员被淘汰。
第五,必须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加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真正打好扎实的基础。教学要注意针对性,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职责要求,也就有不同的培养标准,必须因材施教,绝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要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因为干部的培养有其特殊性,不仅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而且还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纸上谈兵的人才是无法担任社会重任的。
总之,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开发充分与否。当前干部继续教育的效果尚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在人事制度改革日益深化这一形势下,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创新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