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支持方向、聚焦支持领域、创新支持方式、优化支持力度、细化规范支持标准,海淀区最新出台的“1+4+1”政策体系,可以说是海淀区史上最健全、最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
上周五,北京商报记者拿到了“1+4+1”政策文件,包括1个意见、4个支持办法和1个评价实施细则。即《关于进一步加快核心区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海淀区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支持办法》、《海淀区激发科技创业活力支持办法》、《海淀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办法》、《海淀区促进重点产业发展支持办法》和《海淀区技术创新项目市场化评价实施细则》(试行)。
据专家解释,“1+4+1”政策有五大突出特点,即支持方向聚焦化:政策条款更加精简,支持领域更为聚焦;支持对象普惠化:由支持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向支持公共平台和服务平台转变,扩大政策惠及范围;支持领域特色化:重点支持军民融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人员创业等具有海淀特色的领域;支持方式杠杆化(或称为效果化):变直接补贴、奖励为后补贴、后奖励和基金引导支持,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支持标准规范化:针对原政策实施过程中,支持标准、评价标准不明确等问题,以筛选优质技术创新项目为主线,建立创新项目市场化评价方法,即《海淀区技术创新项目市场化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在专项资金支持项目选择、实施跟踪及绩效评估全过程引入第三方标准化评价,确保技术创新始终面向市场需求,提高政府支持资金使用的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
此外,新政还新增了企业购买知识产权高端服务费用补贴、“创业火炬工程”专项、创新创业交流活动费用补贴、协同创新机构奖励、科技成果孵育转化基金支持、“6+1”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生物医药生产批件落户专项7个专项。
据介绍,当前核心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面临着若干新趋势,如科技创新由单主体创新向多主体协同创新转变,主导产业由产业边界明确的传统产业向多技术和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发展等。为顺应上述发展趋势,抢抓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主要方向,海淀区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了相应调整,新增7个专项政策,以期更好地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记者了解到,此次政策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把核心区打造成为各类高端创新创业要素聚集辐射中心、最具吸引力的创业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为目标,构建聚焦化、特色化、普惠制、结果导向型的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将核心区打造成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更加完善、高端创新创业要素有机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加速涌现、创新创业活力持续迸发、产业结构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沃土创业热土,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实现由全球科技创新“跟跑者”、“同行者”向“领跑者”的跨越。北京商报记者 冯秀英
“1+4+1”政策体系简介
海淀区“1+4+1”政策体系包括1个意见、4个支持办法和1个评价实施细则。
1个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核心区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主要是结合海淀区新时期发展新要求,做好政策调整顶层设计,重点突出创新创业环境营造、科技创业活力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重点产业发展四大模块。
4个支持
一、《海淀区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支持办法》。主要是围绕创新创业环境要素,重点聚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环境、研发服务平台环境、知识产权服务环境、融资服务环境、信用服务环境五大子环境建设,简称“创新环境五条”。
二、《海淀区激发科技创业活力支持办法》。主要以激发创业活力为核心,重点聚焦创业对接平台、科技人员创业、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创业企业市场培育、创新创业交流活动五大创业板块,简称“创业活力五条”。
三、《海淀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办法》。主要围绕创新链,重点聚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力、提升多主体协同创新力、以基金等运作方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力,强化专利、标准、品牌竞争力,提高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水平,提高企业创新国际化水平六大创新竞争力板块,简称“核心竞争力六条”。
四、《海淀区促进重点产业发展支持办法》。主要围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发展,重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企业引进、存量企业服务、产业聚集区建设、楼宇经济发展、产业有序转移六大产业发展板块,简称“重点产业六条”。
1个评价
《海淀区技术创新项目市场化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主要是以筛选优质技术创新项目为主线,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核心区创新项目市场化评价方法,建立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及时发现和支持一批符合核心区产业发展定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技术创新项目、产业化项目,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