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人才 >> 院士风采
季国标:筑梦化纤
作者: 陆琦 王威 信息来源: 中国科学报 2013-8-19 发布日期:2013-08-28 访问次数: 字号:[ ]

 


季国标

■本报记者 陆琦 实习生 王威

    “不论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楼道里遇见谁,他都会微笑着打招呼。”在同事眼里,中国工程院院士季国标一直都是那么谦和,那么有气度。

    “81岁高龄,喉部、胸部都动过手术,在住院期间仍心系现代化纤的发展,说不出话,就用笔写……”说起这位我国化纤工程技术的主要开拓者,后辈们无不被季国标为国家、为化纤事业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

    “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

    “我是和中国的化纤工业一起成长的。”季国标为新中国的化纤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正由大变强奋斗了近60年。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国家决定创建化纤工业。

    1954年,国家选派一批专业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的青年技术人员去东德学习化纤工业技术,上海交大纺织系毕业、在印染厂实习工作两年的季国标入选。在东德,季国标学的是人造纤维,也就是再生纤维素纤维。到上世纪60年代,国家要发展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又派他到英国实习。

    两次留学后,由于熟悉化学纤维产业的建设和运行过程,季国标先后参与主持了保定、南京、兰州和仪征等全国大型先导化纤厂的建设。

    此后几十余载,季国标将自己的心血全都献给了化纤事业。“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

    1972年以后,季国标被调到纺织工业部,从工程师开始做起,后任副局长、局长,到1984年任副部长,主管科技、化纤、外事和机械。

    1994年,季国标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历任学部主任6年、学部常委4年,一直致力于高新化纤工程科技的咨询工作,从未懈怠。他常说:“看到我国纺织化纤工业的发展,我的辛苦实在算不了什么。”

    逆境让他更强大

    在近60年的奋斗中,季国标也曾遭遇挫折,但逆境给了他惊人的毅力,让他更加强大。

    在南京化纤厂工作期间,季国标因劳累过度引起肝炎发作,过了急性期还毫不在意,直到生产线投产成功,才被当时的纺织部长钱之光发现并安排治疗。

    在兰州石油化工厂时,季国标作为副总工程师,主管化纤分厂。当时是从英国引进的成套设备,但由于建设时正值“文革”,外国专家全部撤走,恢复生产建设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他身上。他和其他技术人员废寝忘食地试车、调整、培训,终于投产一次成功,产品部分指标还超过英国。

    1971年,季国标被借调到纺织工业部,一家四口人挤在招待所一个小房间里,条件十分艰苦。他每天晚上都要研究相关技术材料,编写谈判提纲、合同草稿,一直工作到深夜。他把招待所厕所前的走道当成自己加班的地方,对着一大堆资料在走道里工作。

    由于长期接触对眼睛有毒害的丙烯腈,季国标患上青光眼、白内障以及视神经萎缩,右眼里还插了根管子,再加上耳朵不好,医生和家人常常劝他休息,可只要是勉强能干的他依然要干。

    2011年秋天,季国标做完第一次喉部手术后,一位年轻专家去医院探望他。季国标拿出在病榻上写成的密密麻麻的三页纸,上面满是他对化纤产业发展的前沿观点和建设性意见。

   编织化纤强国梦

    将中国化纤工业做大做强,一直是季国标的梦想。

    在纺织工业部任职的20年间,季国标的主要精力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化纤大国。上世纪70年代,作为纺织部化纤工程技术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季国标参与了上海、辽阳等四大化纤基地建设的总体策划、对外考察和技术谈判。

    1983年,季国标编写了《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和一些技术经济政策性问题》研究报告,后成为“六五”、“七五”化纤发展大纲的基材。1990年前后,他重点研究主持制定了“八五”、“九五”化纤发展总体方案,成为1990~2000年我国化纤发展规划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为重点推进纺织技术升级,组成有六七个部门参加的纺织机械技贸结合国产化小组,季国标任组长,主持和组织了与国外多家技术最先进公司的会谈,制定出我国纺机企业的技术改造方案。季国标还积极推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纺织和化纤工业,并参与调研、技术决策和实施多个重大项目。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季国标致力于高新化纤工程科技的咨询工作。他提出和主持了“推进化纤在相关产业的应用”咨询项目。近10年来,形成国家技术政策推广实施,产业用纤维材料的产量从173万吨增长到821万吨。

    季国标会同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共同主持了“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提出了十多项高性能纤维发展的政策性建议。现在,高性能纤维产业化正在迅速推进中,有力支持着航空、航天、新能源、环保等工程领域。

    令他欣慰的是,在他最初从事化纤工业的1958年,我国的化纤年产量才0.3万吨,仅占世界的0.1%,而到2012年,已达到3646万吨,约占世界化纤总产量的69%,技术和产品的总体水平也达到国际先进。


相关新闻
首都学术界教育界继续深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2013-08-26
2013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筹备工作汇报协调会召开2013-08-26
分享到: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 更多>> 
最新课程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文件搜索 更多>> 
标  题:
文  号:
年  度:  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